2020年,銀川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高達82.2%。銀川市的空氣越來越好,“銀川藍”的天數也越來越多,在這背後是銀川市的政府、企業和每一個人不懈的努力。想要守好這片“銀川藍”,我們依舊任重而道遠。
在過去的幾年裏,銀川市牢固樹立和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理念,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之路,將大氣污染防治擺在突出位置,全力推動環境空氣質量顯著改善。拆除鍋爐房、擴大“東熱西送”集中供暖覆蓋範圍、揚塵治理常態化管控、重點污染物排放企業梯次推進搬遷、錯峯生產等等措施,無不彰顯了銀川市政府對大氣治理的高度重視和治理的堅定決心。
現在所取得成績的確值得我們驕傲。我們也要清楚地意識到,這不是空氣治理的終點,在守衞“銀川藍”的路上,依舊一刻也不能停歇。保衞好這片藍天,僅靠某一方力量發力是遠遠不夠的,而要構建起以政府為主導,企業為主體,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治理體系,讓社會里的每一份子,都能積極地參與到治理中來。
持續保持對環境污染的高壓態勢,加大環保督查檢查力度,用無人機、互聯網等技術為監督賦能,構建更立體的監管體系,進一步監督杜絕破壞大氣環境的各種行為;另一方面持續引導企業優化產業結構,優化能源結構,以綠色發展為根本理念,構建綠色清潔產業體系和能源體系。
企業要最大限度釋放技術創新的力量,不斷推進創新進程,讓技術創新推動節能減排,採用循環經濟治污的理念和方法來引領大氣治理工作,充分釋放技術創新的力量,構建起協同一體化的污染治理體系。
作為個人,我們生活裏的每一個“小動作”,都是在為“銀川藍”添磚加瓦,堅持綠色出行、垃圾分類,把使用清潔能源,保護身邊環境作為自己的生活習慣,將保衞藍天的意識內化於心,外化於行。
藍天保衞戰,不是一錘子買賣,是場持久戰,隨着戰役縱深的推進,越是有更多的硬骨頭需要啃,也越需要上上下下齊心協力,拿出攻堅的決心,以滴水穿石的韌勁,堅決打贏藍天保衞戰,努力交出滿意答卷!
吳戈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64120170002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:(寧)字第056號
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:新出網證(寧)010號 寧公網安備 64010402000216號